admin 發表於 2021-7-29 12:49:12

台灣垃圾回收经验?慈济基金會:回收物可制成日用品

7月11日,就垃圾分類的公民意识培育、各地分類标识差别、立法效劳等問题,凤凰網公益在北京举行主题沙龙,约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類事件所主任、上海虹口區人大代表杨园,台灣慈济基金會文史处主任、牛津大學拜候學者何日生,成都根与芽情况文化交换中生理事长罗丹,万科公益基金會秘书长陈一梅,天然之友总做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學法學院副传授、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钻研中間主任马剑银開展會商。何日生先容了“垃圾變爱心”理念和台灣的垃圾分類近况,他认為垃圾分類收受接管以外还需在泉源减量,公益组织既要介入鞭策,也要發起监视。

台灣1991年起头履行垃圾自立分類,但鞭策之初也较為坚苦。何日生先容,颠末长时候的计划和社區教诲,今朝全台灣都在举行垃圾分類、干泡腳粉,湿分隔,當局也在采纳按时定点雙人床墊,辦法,社區垃圾分類更加過细规范。

至于對厨余垃圾的处置履历,何日生提到慈济在台灣传布的观点“清净在泉源”,有双重寄義。一是餐桌文化,没吃完的尽可能吃完,多利用公筷母匙,便利餐去脂肪粒,后打包,让厨余在前端就减量;二是市民在家中就做好第一步的垃圾分類,再精准送给收受接管站,提高志工收受接管效力。

“除收受接管以外咱们也在垂青Reduce(减量)、Reuse(再操纵),好比塑料瓶收受接管后,从新抽纱再造成毛毯、衣服等物品。”何日生先容,慈济基金會最先从台灣倡议“垃圾變爱心”的理念,如今也在大陸各地试点推廣,自愿者们不只将本身的垃圾举行分類,也要将社區垃圾做分類,不利用一次性物品,自發从平常糊口中低落碳排放。何日生举例,在四川汶川地動时,曾為受灾大众發放几万件由收受接管的塑料瓶制成的胡蝶刺绣上衣。

说起收受接管本钱,何日生暗示收受接管快要二十年都是公益性子,由五個企業家捐資建立,然后捐给慈济基金會,所有营收终极也城市回归慈善,“要让大师晓得收受接管有這麼多的益处,這是一個教诲的观点,不因此红利為目标。”

在生齒量和成都雷同的台灣,垃圾分類推廣近30年,何日生说,台灣现在已很少有垃圾可烧,不少焚化炉關停。他建议,社區和黉舍可以从孩子起头培育分類意识。“孩子學會后會盯着怙恃,這更有用,好比我的孩子就會盯着我,以是伴随、教诲和介入都很首要。”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台灣垃圾回收经验?慈济基金會:回收物可制成日用品